信息通信与智能服务商
近期,一起社会事件冲上热搜并持续发酵。国家安全部4月12日披露的一起间谍案,撕开了境外势力对我国核心领域渗透的黑色面纱。某军工集团下属研究院工作人员卫某,在利益诱惑下沦为境外间谍的“情报掮客”,其作案手段之猖獗、窃取机密之重要,再次为国家安全敲响警钟。
卫某利用网络管理员和保密员的双重身份,用移动硬盘批量拷贝涉密资料;用手机对着涉密电脑屏幕偷拍文件;偷配领导办公室钥匙,利用周末多次潜入领导办公室窃密,甚至还偷录内部会议内容。手段恶劣,危害重大。
卫某被抓捕时,随身还携带着2把偷配的办公室钥匙,和外国间谍为其配备的专用手机。最终,卫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,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、追缴非法犯罪所得。
但是,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离普通职场人真的遥远吗?
当你在朋友圈晒加班时随手拍下会议白板或者会议纪要,或者在聊天中将企业重点业务数据的不经意透露,当客户资料通过微信随手转发,一场企业版的"间谍危机"可能早已潜伏......
— 企业信息安全 人人有责 —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信息安全已经悄然成为企业运营及发展中关键性的一环。每一份数据都蕴含着不可估量的价值,尤其对于企业来说,商业机密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类型。然而,在这个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,总有不法机构通过非正当手段搜集企业商业机密,给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商誉损害。
在现实生活中,有很多人对自己泄露商业机密不以为然。泄露公司机密是刑事违法行为,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。在这里再次提醒所有人:泄露公司机密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,触犯刑法!
什么是商业秘密?
指不为公众所知悉,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的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。具有保密性、实用性、价值性的信息。包括指技术配方、技术诀窍、技术流程、重大经营决策,客户往来情况等。
有什么相关的法律惩罚?
法律依据:《刑法》第二百一十九条,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:
(一) 以盗窃、贿赂、欺诈、胁迫、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;
(二)披露、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;
(三) 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,披露、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。明知前款所列行为,获取、披露、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,以侵犯商业秘密论。
本条所称权利人,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。
结语
国家安全机关能斩断境外间谍的黑手,但企业安全的最后防线,永远是每个员工心中的警戒线。作为企业的员工,要树立“保密工作无小事,细小之处见成败”的意识,熟悉并认真执行相关保密规定,不得将公司内部信息透露给任何第三方,不要将重要信息披露给非确有知悉必要的员工,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安全、诚信的商业环境。
泄露公司商业机密,小心自己锒铛入狱。守护诚信,从我做起!
请你记住:
- 你删除的聊天记录,数据恢复只需3秒!
- 你眼中的普通数据,黑市买家正在竞价拍卖!
- 你今天守护的商业机密,决定着企业明天的生死存亡!
【特别提醒】
别让我们的疏忽,成为刺向企业心脏的匕首!